時間:2012-05-30 來源:武漢網whw.cc 作者:whw.cc 我要糾錯
以“漢味早點第一巷”聞名遐邇的武昌戶部巷,每年吸引本市市民及全國各地游客近千萬人次。記者傅克強 攝
記者 蔡木子
烤面筋、烤肉串、烤牛蛙……周末的戶部巷上,人流如織,而各式各樣的燒烤是當紅產品,幾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手拿烤串,大快朵頤。
可6月1日以后,烤串將會從這條“漢味小吃第一街”上消失。戶部巷管委會向記者證實,已經向各商戶下達禁“烤”通知。不同于以往的數次整改,這次將是徹底取締所有燒烤。
燒烤原罪:
不健康、不整潔?
昨日晚上6時,何康一刻不停翻動著手里的烤串:“這幾天得抓緊吐貨,6月1號就不讓賣了,而我還有100多箱的肉串庫存。”
記者看見,在狹窄的戶部巷正街上,聚集了上百家小吃攤,而經營燒烤的至少有三成以上。主打產品烤肉串、烤雞翅、烤生蠔、烤牛蛙、烤面筋吸引了很多食客,不少攤子前排起了長隊。
在經營戶出示的一份《致戶部巷燒烤經營戶的一封信》中,記者看到,“油煙污染”、“不健康食品”、“影響環境干凈整潔”都成了取締燒烤的原因。該通知明確表示,6月1日以后取締所有燒烤食品,并執行長效管理,一旦發現即取締。戶部巷和自由街上的燒烤經營戶,都接到了通知。
“燒烤竹簽很長,環衛打掃起來比較費事,油氣也比較重”,何康不否認燒烤的弊端,卻對取締頗有微詞:“但是我們已經用了無煙爐,油煙不比炸面窩的更多;竹簽也可以剪短,甚至不用竹簽改用碗裝;說燒烤不健康也沒有道理,畢竟我們售賣的食物都是合格的。”
燒烤攤
5年翻了20倍
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在戶部巷、自由街上,“大西北烤肉”就有12家,烤翅有10家,烤牛蛙有6家。
“2007年,我開始經營烤翅時,戶部巷上還一家燒烤都沒有”,“金牌烤翅”老板王林海告訴記者:“2008年就變成了五六家,現在已經有幾十家,5年翻了20倍。生意好的時候,一個燒烤店一天能賣2000多元。”
燒烤攤為何越來越多?
王林海說:“主要是受市場歡迎。我計算過,來戶部巷的游客、學生多,其中80%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歡休閑食品,最喜歡燒烤等重味料理。此外,燒烤技術門檻較低、流轉速度較快也是原因。”
不讓做燒烤怎么辦?多數老板表示先停業再觀望。
“管委會來動員過,叫轉做湯圓、米粑等漢味小吃,但這些我都不會做”,西蒙烤肉楊老板告訴記者。王林海也對未來很擔憂:“做熱干面、湯包?怎么做得過蔡林記、四季美。炸面窩、做糊米酒?這些東西又都已經飽和了。”
禁“烤”之后
食客或轉戰他處
最近7年,戶部巷歷經5次大改造,從“早點巷”變身為“小吃巷”,從漢味為主拓展到兼容各地美味,成了武漢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一條街。但各種小吃的不斷涌入,也讓戶部巷“漢味”不再的質疑聲起。
戶部巷管委會主任桂新對記者坦言:“此次禁止燒烤,是武漢整治小餐飲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烤羊肉串、烤面筋都不是武漢的傳統小吃,也不太健康,不利于維護戶部巷漢味名小吃的招牌。”
禁“烤”之后的戶部巷,食客還能買賬嗎?
記者也隨機在戶部巷采訪了10位食客,其中6位表示會轉戰別處吃燒烤。
在戶部巷經營“石記熱干面”石老板認為:“戶部巷勝在漢味特色,也勝在各地風味俱全,大家共同把市場做大。小吃街應該給食客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否則可能丟掉回頭客。”
“不讓做燒烤,戶部巷的人氣會不會受影響?”采訪中,不論是燒烤經營戶,還是非燒烤戶,最擔心的都是這個問題。
中國人愛吃燒烤。北京的簋街、成都的錦里、南京的夫子廟……全國的小吃名街中,燒烤攤都是少不了的“角兒”。
燒烤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葫蘆島設立了“燒烤一條街”,采用統一的頂棚,統一的坐椅,統一排煙設備管理;天津塘沽劃出4個“燒烤夜市”,嚴格按照各自規定的時間開市,在運行期間綜合執法人員將進行管理監督,確保不對周圍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強行取締燒烤,或不是一個好選項”,武漢餐飲專家萬杰民說:“一來,有損戶部巷的人氣;二來,管不住的燒烤攤可能轉向別處。戶部巷應該研究的是,燒烤為什么受歡迎?根據市場規律,來調整、規范、升級小吃品種,而不是簡單的一‘禁’了之。” (記者 蔡木子)
標簽:
虛擬手機號碼 香港辦公室租金 酒店vi設計 愛幸福 NBA直播 絲摩網 幣安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