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11-26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蔡甸區是聞名遐邇的知音故里,位于武漢市西大門,地處長江和漢江夾角地帶,京珠、滬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蔡甸城關距武漢中心10公里,距漢口火車站、武漢港各20公里,距天河機場30多公里。這里水、陸、空交通便捷,承東啟西,聯北通南,暢達全國與全球。
蔡甸資源豐富,山水旖旎;54平方公里的南湖水系,水質清純,景點密布,是武漢地區人們的旅游度假勝地;環繞6個街鎮的沉湖水系,魚肥水美,百鳥鳴棲,有天然珍稀濕地保護面積150萬畝;聞名遐邇的蓮花湖穿布城關,形成“三面荷花一面柳,滿城春光半城湖”的亮麗風貌;境內的“江漢平原第一峰”九真山、佛教圣地嵩陽山,均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近年來,蔡甸區圍繞構建富裕、和諧、秀美新蔡甸這一總體目標,積極發揮東部地區納入武漢新區總體規劃以及毗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大力實施東部開發戰略,堅持引進大項目、營造大環境、培植大產業、實現大發展,逐步形成了汽車配件、醫藥化工、通訊電子、輕工紡織、農產品加工等五大支柱產業集群。目前,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企業冠捷顯示科技公司、全國第二大規模的洗發水生產企業香港絲寶集團等大項目、大企業、大財團發揮龍頭效應,支撐帶動全區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全區五大工業產業集群配套項目已發展到2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的項目52家。
蔡甸區在加快工業發展的同時,也重視農業經濟和旅游業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現代都市農業和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蓮藕、藜蒿、西甜瓜等特色農業效益、規模和面積在全省保持領先地位,其中蓮藕種植面積達15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區縣級蓮藕生產基地和全國蓮藕標準化生產示范區。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66億元,同比增長24.4%;財政預算收入達8.5258億元,增長25.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2億元,增長2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2億元,增長14.9%;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收入11932元,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4774元,增長9.96%。近年來,蔡甸區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區”等稱號,并于2005年,進入全省縣(市、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十強。
今后五年,全區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把各級領導班子建成勤政、廉政、善政、依法行政的表率,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東部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圍繞“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四區”建設目標,創新發展理念,創新領導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競爭優勢,努力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新蔡甸。
主要奮斗目標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到2011年,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以上,城鎮職工人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以上,力爭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全省區縣綜合實力排名在2005年第10位的基礎上爭先進位。
——打造富裕蔡甸。通過快速發展,不斷增強綜合經濟實力,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收入等重要人均經濟指標位居全市遠城區前列,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干部群眾。大幅提升各個層次群體的收入水平,力爭五年內將我區職工工資收入與中心城區的平均水平基本拉平。把我區建設成為經濟實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發展后勁強勁的新蔡甸。
——打造和諧蔡甸。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健全公共服務,完善社會保障,促進社會就業,注重社會公平,兼顧各方利益。加強“文明蔡甸”建設,全面提高人們的道德文化素養和整體素質。加強“平安蔡甸”建設,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確保社會穩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全面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做大“知音”文化品牌,努力形成一個誠信友愛的人際環境。把我區建設成為發展協調、社會穩定、文明祥和的新蔡甸。
——打造秀美蔡甸。立足獨特的山水資源,按國際生態理念進行規劃定位,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環境優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備、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態城區。到2011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5%。城鎮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蓮花湖整治工程爭創“國家人居環境范例獎”,城鄉面貌不斷改觀。把我區建設成為山水特色彰顯、人居環境舒適、文化氛圍濃郁的新蔡甸。
歷史沿革
蔡甸區(原漢陽縣),商末周初,先隸南國,后屬鄖國。春秋戰國時期,隸屬楚國。秦統一中原時,屬南郡。漢屬荊州江夏郡,分屬安陸、沙羨縣;后置沌陽縣,復為安陸縣,三國時, 魏、吳分據江夏郡,置石陽縣(又名石梵)、沙羨縣。晉屬荊州江夏郡,改石陽為曲陽,后為曲陵,復置沌陽縣。南北朝時,屬郢州江夏郡、司州漢陽郡,置沌陽、灄陽縣(后廢)。隋屬沔陽郡,置沌陽、漢津縣;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因漢津位于漢水北岸, 依“水北為陽,山北為陰”的舊例,改漢津為漢陽縣。唐先后隸沔州漢陽郡、鄂州江夏郡,置漢陽縣。五代十國時,先后屬吳和南唐,仍隸鄂州;后周漢陽軍(領漢陽、漢川),治所屯魯山(龜山)。宋初,屬荊湖北路漢陽軍。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漢陽軍為漢陽府,仍領漢陽、漢川兩縣,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明初屬湖廣布政使司漢陽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以縣隸武昌府;十三年恢復漢陽府。清順治元年(公元1627年),屬湖廣布政使司漢陽府。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北、湖南兩省分治,漢陽府隸屬湖北布政使司,亦轄漢陽、漢川兩縣。 雍正七年 ( 公元1729年), 湖北布政使司將德安府孝感縣和黃州府黃陂縣劃為漢陽府的轄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又將安陸府沔陽州列入漢陽府管轄,從此漢陽縣成為附郭首縣。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曾為“陽夏分治”向慈禧太后奏請道:“查溯江而上六十里(華里)漢陽縣屬之蔡甸地方,市面較盛,水陸交通亦屬要地,不可無職分較高之員駐扎其間”。此間,漢口鎮及周圍數鄉從漢陽縣中分出,另立夏口廳,同屬漢陽府,故增駐通判于蔡甸。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漢陽府為漢陽縣,屬湖北省江漢道。后又屬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蒲圻專員公署第一和第三行政督察區。1926年,成立中共漢陽縣委會(縣委機關設漢陽城區)。1932年,與漢川建立中共川陽縣委會。1941年,與黃陂、孝感建立漢孝陂邊區工作委員會。1948年,與沔陽、 漢川建立中共川漢沔縣委、 縣政府。1949年2月,川漢沔縣委分為沔東縣委和川漢縣委, 川漢縣委轄4個區,其中有漢陽一區和四區;4月撤銷川漢縣委、縣政府;5月16日漢陽縣全境解放,同月, 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恢復漢陽縣建制;7月, 正式建立漢陽縣人民民主政府;8 月, 改為漢陽縣人民政府, 隸屬沔陽專區。1951年,漢陽縣改屬孝感專區。1959 年, 劃屬武漢市。1960年,復屬孝感專區。1975年,劃歸武漢市為武漢市四個郊縣之一。1992年9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其行政區域不變,區治仍設蔡甸街。
行政區劃
現轄蔡甸、張灣、侏儒、永安、大集、奓山、軍山、沌口8個街道辦事處,索河、玉賢2個鎮和消泗鄉、桐湖辦事處及洪北農業示范區管委會。有村民委員會333個,村民小組2220個。
人口面積
總人口444413人, 其中農業人口331216人,非農業人口113197人;男性225**人, 女性219007人。農村勞動力146896人,其中男勞力75011人,女勞力71885人。人口密度為421.7人/平方公里。 老年人口56369人, 占總人口的比例為 12. 25% 。 城市常住人口118423人,流動人口4765人。全年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14857人。
自然地理
蔡甸區位于武漢市西郊,地處漢江與長江匯流的三角地帶,江漢平原東緣,地跨東經113°41′-114°13 ′,北緯30°15′-30°41′之間。 北傍漢江與東西湖區唇齒相依,南臨通順河與漢南區山水相連,東瀕長江與江夏區隔水相望,西與漢川市交錯接壤,東北鄰漢陽區,西南鄰仙桃市。
境內地勢由中部向南北逐減降低,中部均為丘陵崗地,坡度較緩,最高處九真山海拔263.4米,為全區群山之首。北部為平坦平原區,地面高程多位于20-24米之間, 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南部為洼地平原區,屬于漢水與長江兩個河漫灘之間的湖洼低地,高程在19-22米之間。 北有漢水逶迤西來,南有長江浩瀚東去,東荊河自西向東橫切全境,構成三面環水之勢,全境地貌是壟崗為主體的丘陵性湖沼平原。
氣候屬北、中亞熱帶過渡性季風氣候, 具有熱豐、水富、光足的氣候特征。年平均無霜期為253天, 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毫米左右, 且雨量分布的地域差異不明顯,但年際差異較大,最高降水量可達1865.8毫米。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可達2111.8小時,光能輻射每平方厘米112.4千卡,均集中于春、夏、秋三季, 具有明顯的溫光同季的特點。南北溫差不明顯,平均氣溫為16.5℃。春季月平均為16℃,夏季27.6℃,秋季17.5℃,冬季4.8℃,一年中最冷月與最熱月多出現在1月和7月,極端最高溫達39.6℃(1978年8月3日),最低溫為-14.1℃(1977年1月30日)。
礦產資源
境內現有礦床(點)58處,9種。1、溶劑石英砂巖礦。11處,儲量9926萬噸。主要產于大集街伏牛山、玉賢鎮鹽山、奓山街奓山、侏儒街橫山一帶。2、耐火粘土礦。3處,儲量150萬噸。主要產于大集街姜灣、玉賢鎮蝙蝠山、 蔡甸街鳳凰山。3、水泥石灰巖。9處,儲量19238萬噸。 主要產于侏儒街、奓山街宗許灣、永安街張灣等地。4、 玻璃石英砂巖。3處,儲量1740萬噸。 主要產于軍山鎮大軍山、永安街雷公山、索河鎮嵩陽。5、水泥粘土礦。 產于侏儒街烏龜山。6、建筑石英砂巖。11處,儲量80841萬噸。主要產于蔡甸街鳳凰山、索河鎮六神山、軍山鎮王家山等地。7、磚瓦粘土礦。17處,儲量5651萬噸。 主要產于張灣街牌坊灣、蔡甸街丘灣等地。8、河沙。沿漢江分布。9、煤礦。2處,主要產于奓山街陳家嶺、蔡甸街。
目前實際開采礦種有水泥石灰巖礦、石英砂巖礦、玻璃石英砂巖礦、耐火粘土礦和磚瓦粘土礦,主要滿足武漢市建筑業和水泥及其他產品生產原料。
水利資源
境內長江過境流程19.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0913 立方米/秒;漢江過境流程37.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84 立方米/秒;東荊河由仙桃市入境,過境流程77.3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82億立方米。境內降雨以蔡甸區站數據為標準,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10402.9萬立方米, 漢江多年平均過境客水量536億立方米。雨水豐沛, 地表水資源較豐富且地下水貧乏,地表徑流總量(即全區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47321萬立方米。
境內河汊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大小湖泊57個,承接了區內絕大部分地表徑流產水,蓄水面積93.4平方公里。其中:東湖、西湖、小奓湖、桐湖、官蓮湖、沉湖主要湖泊正常蓄水位在19.5-22.8米之間,正常蓄水量約1.26 億立方米。在汛期時為洪水調蓄區,其中東湖與長江相通,小奓湖與東荊河相聯,沉湖、官蓮湖、桐湖等與杜家臺工程分洪道為一體,汛期洪水可排,枯水期江水可引,調度運行十分方便。有塘堰8492口,蓄水容積3381萬立方米。2002年,國家投資2.67億萬用于兩江干堤達標整治建設,使兩江干堤全面達到防御“五四”型洪水標準。
主要物產
農作物:蓮藕、冷食瓜、蔬菜;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芝麻;花生、紅苕、雜豆等。
動物資源:分為兩大類。一是家養畜禽,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等。二是野生動物,30余種,以山禽和水禽為主。其中白鸛、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小麂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客禽有天鵝、野鴨和雁等。
植物資源:主要植被25種,其中灌木類有鹽膚木、山胡椒、胡枝子、杜鵑、梔子、六月雪、南?竹、冬青、竹類、野薔薇、野花椒、芫花、白棟、奓木、野山楂、野柿子、紫藤等17種。草木類有絲茅、蕨類、蘚類、狗尾草、苔草、撥葜、葛藤等8種。樹種共有69科,140屬,250種,主要用材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馬褂木、杉木、水杉、池杉、側柏、川柏、樟樹、檫木、法桐、楓香、意楊、榆樹、柳樹、楠竹、泡桐等。主要經濟樹種有柑桔、銀杏、梨、桃、枇杷、茶葉、葡萄、李等。
水產資源:有魚類資源16科77種,其中理科魚類48種,占62.3%,青、草、鰱、鳙、鯉、鯽、鳊、鱖、 烏鱧是主要經濟魚類。主要經濟水生動物有甲魚、河蟹、黃鱔、泥鰍等。
旅游資源
嵩陽森林公園:1990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建立。位于索河鎮,與漢川毗鄰,距武漢市區30余公里,中有漢馬公路貫穿,旁有索子長河環繞,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轄區內“嵩陽寺”與著名的“歸元寺”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系,現有多處遺址遺跡、歷史文物,人文掌故可圈可點,加之方圓百里人杰地靈,發展森林旅業得天獨厚。公園總面積2.3萬余畝,有林面積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林木蓄積7.3萬立方米。園內山巒起伏,林木蒼翠, 溝壑縱橫,庫塘密布,花香果蜜,風景優美,氣候適宜,冬暖夏涼,建有以“蓮池樓”為主體的“嵩陽山莊”,是不可多得的游樂避暑之勝地。
九真森林公園:坐落在永安街境內,1995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內的九真山總面積2萬余畝,自西向東連綿16公里,森林植被率達92%,海拔262.6米,被譽為“江漢平原第一峰”。傳說為大王菩薩所駐之地,歷史上為江漢平原及周邊地區的道教勝地,山上曾有九真觀,傳說有九位真人在此結廬煉丹,古時香火十分旺盛。
知音九真景區:武漢市八大旅游項目“大好河山”生態休閑旅游區三大板塊之一。位于九真山地區,毗鄰“武漢新區”。距武漢市中心僅三十余公里。以“水木九真,康體樂園”為主題,依托知音故里的文化底蘊和九真山的山水資源,構織動靜結合、山水一體的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該地區是蔡甸山地森林河湖自然生態環境與宗教傳說民俗文化緊密結合的重要生態休閑民俗旅游圈。景區占地2.5平方公里,2004年,由武漢博大科技集團投資興建。景區內原生態的自然植被和仿古木屋穿插交錯,并以水上浪漫婚典和西部英雄表演為主要特色表演項目。
知音湖旅游度假區:武漢市八大旅游項目之一。位于蔡甸、大集街境內,東鄰漢陽區、東南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湖相望,京珠、滬蓉交匯于此,318國道、漢沙公路通達東西,距武漢市中心城區20公里。貫穿旅游區的知音湖,水體面積30平方公里,以岸線曲折、水質至清至純聞名。在知音湖之濱馬鞍山麓,保留有春秋時期賢人鐘子期的墳冢,傳說中的“伯牙遇子期相結為知音”的故事就發生于此,形成了厚重的知音文化。度假區位于知音湖的北岸,為三面環水的半島形狀,面積11平方公里。現有武漢職工度假村、南湖度假村、多福度假山莊、知音度假村、神怡山莊、鳳翔島度假村等旅游企業群。度假區的核心景區知音故里園規劃面積1185.65公頃。由“知音故里”、“情深誼長”、“在水一方”三個主題和18個景點組成。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 :是華中地區首家集森林、動物于一體的大型森林野生動物園,坐落在張灣街烏嵋山美麗的游子洞湖畔,占地面積3000余畝,水域面積260畝,總投資達1.5億元。園區主要景點有:兒童天地、馬場(馬場會員俱樂部)、猛獸區(豹區、熊區、獅園、虎園)、鹿園、珍禽樂園、動物大巡游、木屋式高級別墅區、水上樂園、垂釣臺、畫舫等幾十個游覽娛樂項目。黑熊、美洲豹等猛獸種群數在200只以上,更驚奇的是園內所有動物屬野生放養,觀賞方式與眾不同。
地球村歡樂世界:由臺資企業投資興建,位于美麗的長江之濱,鄰武漢軍山長江大橋,占地478畝,是集休閑、娛樂、教育、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環保旅游景區。景區整體設計巧借自然山水,獨具匠心,將賞閱性、趣味性、刺激性與博大的民俗民風完美結合,是一顆鑲在田園風光上的璀璨明珠。景區內各項目自成一景,又融為一體,展現萬千風情──神秘古老的原始部落;詩情畫意的白竹林;讓您感慨大地怒吼,山崩地裂,滄海變桑田的地震博物館;天地萬物的神奇,人類科學的發展,科學園區讓你處處感到科學的樂趣;感官世界奇異之旅,古怪的鏡屋,幻化無數的面貌,重重的迷宮,虛幻層層的境地。
鐘子期墓 位于新農馬鞍山南麓的鳳凰嘴上。有“楚隱賢鐘子期墓”殘碑1座,系光緒十五年(1889 )所立。1980年重修舊墓,墓高1.3米,直徑4.7米,依山傍水,矮山護冢。1987年,又按原碑文重新立碑,碑高1.5米,寬0.7米,并筑有知音亭。鐘子期系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 在民間流傳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動人傳說。
熊伯龍墓 熊伯龍,清順治五年榜眼,康熙皇帝的啟蒙老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著名無神論者,著有《無何集》。歿于康熙八年(1669),初葬于沌口薛豐龍窩掌,后遷葬于大集新收堡,原墓已平,石碑尚存,碑文上其姓名、科第名次遺痕可見。碑高1.5米,寬0.65米,厚0.18米,立于雍正十一年。
陳子墩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永安古跡崗村正南1華里處湖邊,面積3000平方米,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米。屬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蔡甸是知音的故里,流傳幾千年的鐘子期遇俞伯牙的故事源于此地。清代著名的無神論者,一代明君康熙的啟蒙老師熊伯龍生于蔡甸,其墓冢保護完好。中國工農紅軍早期的重要領導人陳昌浩生于蔡甸,其故居修茸一新,中國的保爾吳運鐸出生于蔡甸,為緬懷英烈,現在蔡甸城關建有運鐸公園。
幾年來,全區共引進旅游項目27個,合同投資總額17.2億元人民幣,現已到位資金12.1億元人民幣。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武漢野生森林動物園,成為武漢市十大景區之一,票房收入居全市前茅。由臺商投資460萬美元的地球村和天外天酒店,將于2002年9月開業對外迎賓,投資3.2億元人民幣的大洋彼岸假日群島,正在加快施工。總投資6.2億元人民幣的東方夏威夷國際花園,正聘香港、澳大利亞設計師進總規設計。目前已建成的多福山莊、南湖度假村、紡織療養院、嵩陽山莊等九個度假村,總床位數已達1500張,每年接待的游客達40萬人次。全區5年旅游稅收增長20倍。
蔡甸區網站: http://www.whwz***/caidian/
標簽:
虛擬手機號碼 香港辦公室租金 酒店vi設計 愛幸福 幣安下載 NBA直播 絲摩網 bitget官方網站